疫情當前,奏響愛國主義教育最強音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考驗。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在平凡工作崗位創造不平凡成就,展現了無懼風雨的英雄本色,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一、性質宗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徹底戰勝疫情,還要完成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相信中國戰勝這次疫情后,將更加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以巨大的勇氣與必勝的豪情,堅定了億萬人民戰勝疫魔的決心與信心。2020年初,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奮斗精神,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1月23日,“九省通衢”武漢停運公共交通、暫時關閉離漢通道,昔日充滿煙火氣的城市,一夜之間按下暫停鍵;農歷除夕,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護人員連夜集結,在飛機寬大的機翼下拍下合影,每個人臉上都如此堅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晝夜不息,白天車來人往、入夜燈火通明,病房如魔術般拔地而起。這是一個國家面對災厄時的不屈身姿,這是一個民族歷經風雨時的堅強步履。從“疫情防控正處于膠著對壘狀態”,到“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再到“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中國交出的戰疫答卷,彰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彰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彰顯面對困難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這些美好的期盼和愿景,與愛國主義精神一脈相承,并在黨的性質和宗旨之中得到有力的體現和升華。
歷史使命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使命從一開始確立就與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就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實質性要求有機統一在一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符合我國實際和契合人民意愿的先進社會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銳意開拓奮進、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愿的過程中,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堅定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推動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如今,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的改革發展正處在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在全面推進偉大事業進程中,我們仍面臨諸多領域的重大風險和挑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居于“三大攻堅戰”之首,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必須跨越的關口。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大考中,我們黨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充分體現了黨在歷史關鍵時刻的責任與擔當。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艱苦卓絕的斗爭源自強大恒久的精神動力,蓬勃發展的氣象始自無比深沉的愛國之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中國共產黨把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守融入自覺承擔的歷史使命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用鐵一般的事實表明了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奮斗歷程確證了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真正的愛國者從來都不會紙上談兵,更不會開出一些“空頭支票”博取人民的好感。真正的愛國者只會把對祖國和對人民的深沉之愛,融入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之中,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逐夢過程之中。面對鴉片戰爭以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苦難中國,面對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開展可歌可泣的斗爭依然無法改變舊中國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命運的殘酷現實,我們黨毅然擔負起將愛國主義進行到底的歷史重任。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完成一個又一個歷史性變革,將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建設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提升、中華民族面貌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在這一奮斗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歷經革命時期的挫折與困境、建設時期的探索與曲折、改革開放時期的挑戰與考驗,始終將祖國放在心中,將人民放在心中,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的歷史性貢獻。
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改造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在近百年的奮斗史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始終沒有忘記走過的路,始終沒有忘記走過的過去,更是始終沒有忘記為什么出發。我們黨將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對人民的承諾,在迎接一次又一次艱巨的挑戰、完成一個又一個時代的任務、答好一次又一次人民的考卷過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奮斗歷程確證了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